價格 數量

黄浔

录音师 / 中国

  • 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录音师
  • 「声理未声」公众号主理人
  • 代表作:《环球使者(looper)》《云端情人(her)》

明基专业影视显示器有刷新我对显示器内建喇叭的传统印象,声音高中低频率都能全面展示,让我能听清更多的声音细节。声音剪辑和混音时,我通常主力Neumann KH120监听音响,然后搭配显示器喇叭使用,比较方便的是在最终输出阶段,可以让我从用户的角度预览声音效果,因为他的声音是偏向大众消费级水平的,能帮助调整视频声音最终效果。

您认为声音在电影或视频剪辑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?它如何影响观众的体验?

声音相对影像,看不见摸不着,通常情况不太会出现在“聚光灯”下,但“隐形”恰恰也是声音的独门绝技,观众很多时候可能都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,就被声音调动了情绪。 声音常常能为影像营造出无形的质感。细腻优雅的声音,未必会被观众注意到,却可能被观众直接赋予在对影像的感受中。专业的声音制作,会让影像作品呈现出专业质感,而如果声音粗糙业余,即使画面考究,也难免流露“学生作业”气息。

在您的经验中,什么样的声音细节最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?这些细节是如何通过音频处理实现的?

声音的细节常常藏于微妙之处,很多时候,反倒是一些真切而微弱的声音更加直击心灵,对我来说,在电影《老无所依》中,有几个声音我至今印象深刻: 戈壁滩上几乎不可闻的细微风声; 杀手追踪信号时,汽车低速档缓慢移动时时微弱的引擎声; 可能大部分观众不会注意到这些几乎不可闻的声音,但正是这些细节,如同黑夜中的月光,更加直接的触及观众的内心深处,这恰恰是与太阳之光截然不同的方式。

人耳对于不同的频率的敏感度差别非常大,对于中高频部分的细节分辨力是最强的,因为这和人类语言的主要频率重合。所以,无论是对白还是声音效果,中高频段的细节需要特别小心的处理,当然,如果处理得当,就像刚刚提到的细微风声和微弱引擎音效,都是在这个频段的细节上出彩的范例。

尽管我们的耳朵和眼睛一样成双成对,也都是通过左右两侧的感知差别形成“立体感”,但又有很大的区别:左右双眼距离接近,视差细微,立体感主要集中在对象的深度和距离;左右双耳相距更远,在头部两侧,立体感主要体现在对方位的感知,而且由于声音和光在空间中的传播特性不同,相对于正前方距离较近的双眼,双耳能够感知到更为宽广的空间:双眼限于水平方向120度-200度之间,而双耳能感知360度水平和垂直维度的完整环境,即使在身后的声音也能定位。哪怕是最基础的仅有两只音箱组成的双声道立体声系统,在经过我们大脑处理后,都会呈现出一面宽广的声音画卷,而不再是两个点孤立的声源。

因此,声音相对影像,天生具备沉浸感的营造能力,影视作品中,声音不仅仅承载着用于传达推动剧情的台词,还是将观众带入叙事氛围环境的重要手段。

在与导演和其他团队成员讨论音频方案时,您通常会强调哪些方面来确保最终效果符合预期?

影视作品从筹备计划到最终完成,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,对于声音部门来说,最重要的是根据专业知识和以往的经验,在有限的预算和时间里,尽量准备充分的预案。

另外,我也会视每一次拍摄为一个新的挑战,将以往拍摄中没有实现的想法,或是根据新项目和新技术而萌生的新概念,在实际工作中作出尝试。要实现新的想法,充足的筹备时间,是重中之重,很多制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,都可以在筹备和堪景中提前协调,准备好解决方案。

和各部分的充分沟通也同样关键,无论前后期的声音制作,声音部门都需要其它部门的充分配合与协助。无论在拍摄现场还是后期制作阶段,声音部门相对来说,都是人数非常少的,但几乎每个部门都是声音制作的参与者:现场拍摄时,制片部门会协调外景的噪声,服装部门会协助无线话筒的隐藏和固定,好的灯光团队也会帮助遮挡话筒杆影……后期阶段,专业的画面剪辑团队一定懂得声音,在画面剪辑阶段就会充分考虑声音创作的可能性,提早处理潜在的声音问题;经验丰富的作曲会在第一时间和声音部门沟通,协调音乐和音效的频率占用空间……

影视作品声音的最终呈现,是整个制作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

在电影后期音频剪辑的整个流程中,您觉得哪个环节最具挑战性?是素材整理初剪、精修还是混音阶段?这些挑战对最终的音频效果有怎样的影响?

在声音的后期制作中,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挑战,归根结底最大的挑战是创作与沟通。

如今的电影声音后期也需要一个相对庞大的团队协作完成,如何根据剧本给整部影片的声音定一个基调,是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。这个基调可以是一种整体的声音质感,也可以是某几个文字,一段音乐甚至一副画,随后的所有工作都会围绕这个核心来展开,无论声音素材的筛选,音色的处理乃至最终的混录,都会以这个基调为参照。

而声音团队内部以及和其它部门之间的良好沟通,则是将围绕影片声音基调展开的所有工作准确高效执行的必要条件。在大部分后期制作紧迫的时间表下,每一个部门的操作都和其它步骤环环相扣,只有各部门间良好的沟通和专业合理的流程管理,才能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额外消耗。

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伤,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

Copyright © 2025 BenQ Corpor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

TOP